12月22日,由法與經濟學院與數字經濟與法治學科創新引智基地聯合舉辦的“法經論壇”第三十四期“是誰在驅動誰?關于自動駕駛學術期刊和報刊文章的對比分析”在文澴樓623會議室順利舉行。本場講座由英國肯特大學商學院商業分析碩士項目主任、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文瀾學者”講座教授朱震主講,由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黃賽男副院長主持,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李胡興老師和張美揚老師以及我校刑事司法學院與羅馬第一大學聯合培養博士萬歡擔任與談嘉賓。
朱震教授首先介紹了自動駕駛技術對于傳統交通業的影響:自動駕駛技術作為一項颠覆性的創新技術必然會對社會的方方面面帶來影響與變革。基于科技進步、生态環境與交通系統的壓力、政府政策支持與基礎建設的高速發展以及經濟與社會普遍的需求,自動駕駛技術頻繁出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從而引發了學術期刊與報刊文章的廣泛讨論。本次講座的核心内容是通過大數據文本挖掘研究在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過程中誰率先提出了更有效的建議與研究。
朱震教授強調借助大數據算法已經颠覆了傳統的文獻研究方法。過去,分析成百上千的相關文獻是完全不可能的,而現代科技和大數據算法的應用極大地提升了文獻收集和分析的效率。在大數據時代,文獻數量将不再是一篇綜述類文章的唯一決定性因素,而更注重文獻數據的質量與結果呈現。在數據收集方面,關鍵是将表達相同含義的不同名詞納入範圍,随後剔除缺乏實際意義的文獻數據。通過采用加權算法,可以提高文獻所屬主題的精确度,從而降低單一詞頻算法對文獻主題定位的不确定性。最終的目标是将文獻有序地歸納到最貼切的主題闆塊下。
朱震教授在詳細介紹研究設計後,對實證結果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論:首先,早期學術期刊主要關注科技主題,而有關自動駕駛的社會問題則是在經過十幾年的研究後才逐漸在學術期刊上呈現。與此不同的是,在報刊文章中,社會問題與科技問題早期便同步出現。其次,将文獻數據分為四個層面,即汽車技術層面、運輸系統層面、城市系統層面和社會整體層面。發現大多數學術期刊研究集中在汽車技術層面,而在更高層次的研究中文獻數量相對較少。然而,報刊文章呈現出不同的特點,主要聚焦于運輸、城市、社會系統層面,對汽車技術層面的讨論相對較少。通過對實證結果的解釋,朱震教授指出在持續影響力方面,報刊文章往往對某一話題的讨論持續很多年,相關的學術研究才會出現。然而,在引發話題的能力方面,學術期刊具有預告性作用,某一話題往往是在學術研究首次提出後才引發了廣泛而持續的報刊文章讨論。最後,朱震教授利用實證數據呈現了十一個自動駕駛技術相關的熱點話題,在學術研究、工業發展、政策方面等多個方面都值得大家深入研究與讨論。
在與談環節,萬歡博士、李胡興老師、張美揚老師分别就實證設計中主題的甄選、主題的準确度以及熱點話題與學術研究間的關聯與朱震教授展開讨論。
最後,黃賽男副院長對本次講座進行了回顧與分析,建議同學們應該學習朱震教授進行實證研究和論文寫作的方法。特别是在數據處理方面,不能簡單地羅列數據,而是需要通過數據提煉出論點,注重對實證結果的解讀與分析,從而支持研究并解決現實問題。
本次講座在大家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