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晚上,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法經論壇第六期“民法典視阈下羅馬法在未來中國法學教育中的角色”于Zoom線上平台順利舉行。本期講座由愛丁堡大學法學院教授、牛津大學萬靈學院訪問教授、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訪問教授Paul J. Du Plessis擔任主講人,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院長、法學院教授、羅馬法系研究中心主任黃美玲擔任主持人,線上40餘位學者及法科學子參加本場講座。
Du Plessis教授首先論述本場講座的選題緣由。他表示,歐洲部分學者認為一旦法典編纂完成,羅馬法的作用就會被削弱,這從德國民法典頒布後的情況就可以看出。按照這一觀點,在中國民法典頒布後,羅馬法對中國法學教育的影響自然會受到削弱。Du Plessis教授對此持否定态度。他認為,在民法典頒布後,羅馬法的真正價值更加凸顯,羅馬法的教學理應受到更多重視。
接下來,Du Plessis教授重點探讨了中國民法典第716條規定的内容,即“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造成租賃物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他指出,這一規定與歐洲不少民法典的條款相呼應,尤其是與德國民法典的規定非常接近,但和羅馬法的立場卻非常不同。他以現代民法的曆史發展為線索,追溯差異的産生,并進一步指明學生隻有通過學習羅馬法,了解民法典具體規定形成的曆史背景,才能對規定的實質内涵有真正的理解。最後,Du Plessis教授再次強調了羅馬法教學在法學教育中的價值。
黃美玲教授對Du Plessis教授的講座内容進行了總結,并就“承租人轉租”這一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對教授為大家帶來這樣一場引人入勝的講座表示衷心感謝。
至此,本次講座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