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imo Cascione主講:父權(Patria Potestas)

發布者:闫彬彬發布時間:2022-04-14浏覽次數:130

通訊員(陳可)2022413下午,“私法統一化如何可能:羅馬共同法與新共同法”訪問教授講座第二場父權(Patria Potestas”在文澴樓中意學院625舉行。本期講座由那不勒斯費德裡克二世大學教授、著名羅馬法期刊《Index.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Roman Law》主編、澳门永利集团304官网手机中意學院訪問教授Cosimo Cascione擔任主講人,我校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意學院意方執行院長黃美玲教授擔任主持人,羅馬第一大學博士劉禹呈擔任翻譯。線上線下衆多學者以及法科學子積極參加本次講座。



講座伊始,Cascione教授以家父權在私法領域的表達開啟這場知識之旅。教授陳述了家父權在羅馬法中的地位,以及羅馬家庭和現代家庭之間的異同。教授認為家父權是溝通羅馬公法和私法之間的重要橋梁,與羅馬的政治架構息息相關。不同于現代意義的家庭,古羅馬家庭是一種政治機構,是構成羅馬城邦與國家的基礎。

随後,Cascione教授展開講述了家父權的主要内容。羅馬社會認為,家子由家父所生,家父因此擁有對家子的生殺大權及其他次級權利,如遺棄、出賣家子等。但家父權不産生于簡單的生育關系,合法婚姻是家父權産生的必要條件。另一方面,家父權并非毫無限制。王政時期就有對家父權的限制,如家父不可殺死毫無過錯的或有婚約的家子。教授引用哈德良對濫用生殺權的家父進行放逐的例子,說明家父權的行使須以有利家庭為前提,不得濫用家父權。

進而,Cascione教授以著名羅馬法學者彭梵得的觀點引出對家父權私法化進程的讨論。家父權在羅馬法演進和法典化的過程中,發生了私法化的轉變。1792年的《意大利民法典》規定家子通過解放的途徑可以脫離家父獲得權力,同時女性也可成為家父權的主體。到1865年的《意大利民法典》則發展為家子成年即可脫離家庭。1942年的《意大利民法典》最終現了這一私法化進程,開始使用雙親而不是家父一詞,并強調父母的責任與義務。

講座最後,黃美玲教授高度評價了本場講座的重要意義,她提到家父權私法化是羅馬法中法律由權利本位走向權義複合過程的一個典型。家父權這一概念原本具有強烈的公法屬性,這種屬性形成于城邦社會。随着羅馬領土日漸擴張,家父權也随着公民生活的自主化而褪去公法屬性。家父權在《意大利民法典》中由親本位走向子女本位的變化,是近代私法化進程的結果。

至此,本次講座圓滿結束。